為什麼亞洲人戴口罩在歐洲被歧視?!
第一位提倡戴口罩開刀的匈牙利醫生~第一位提倡術前洗手的波蘭醫生~
「COVID-19」、「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上述無論是哪一個名稱,指的都是同一個病毒
這個引起全世界恐慌的”拍米啊”不但目前沒特效藥醫
還可能不斷在變形中….. 但是其實跟每一個病毒一樣
他們最怕的還是人類自體的免疫力….
而自體免疫力其實是靠平日身體的保健、鍛鍊來的
就像我小孩的教練分享的一個kuso貼文:

基本上針對『運動可增強免疫力』這句話…
就跟在香菸的外包裝上面寫的『吸菸有礙身體健康』的警示文是一樣的強(?)度….於是
增強自身免疫力這件事情先拋到腦後
“ 戴口罩預防看不見的病毒 ” 這件事情變得無比重要
其實在亞洲普遍都有戴口罩的習慣
除了也是預防人潮壅擠的地方可能造成的感冒等病毒傳染之外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原因。在台灣,從日據時代引進的面具(偏軍事用途)開始
到50年代的大量發展農業(噴灑農藥要戴口罩) 以及70年代機車騎士的時代開始
但是這些都還不是讓口罩成為台灣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的關鍵原因

圖片來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FB網頁
根據Lara自己的觀察,戴口罩開始變成非常普遍的行為應該是這10年來,空氣污染逐漸變嚴重、過敏的人變多以及東亞圈文化的流行。在日本因為每年春季的花粉季,許多人因為要避免花粉過度刺激而頻打噴嚏,便會戴上口罩。除此之外當然還有避免感冒的病菌傳染給他人或是被傳染、女性來不及化妝….等等的原因,從大環境空氣污濁的程度、防範病毒到文化因素,都讓口罩這件事情變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圖片從 ananweb.jp 網路擷取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有許多亞洲人在歐美國家因為戴上口罩就被誤會、歧視的主要原因。
因為上述的理由,在歐洲跟美國都不存在!
尤其是歐洲人對身體的概念相對於亞洲還是以“人自身”為主體去思考
大多數的歐洲人相信人需要多跟大自然接觸、多運動、靠自體免疫力去面對病毒疾病,
而不是一直用外力(藥物、保健品)去”治療”。歐洲人普遍認為:“會需要戴口罩的人一定是生了嚴重的病,
怕傳染給別人才會戴口罩的
“ 所以從根本的想法就是不一樣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通常你會在電視上看到臉上掛著兩行鼻涕的絕對不會是亞洲的小孩;
北歐媽媽會把嬰兒車放在戶外讓baby在寒冷的空氣中午睡; 在育嬰的過程中
媽媽們也應該都有看過來自德國 “綁腿退燒法”,
而不是像在台灣一發燒馬上打電話掛號家附近的診所
這當然也跟醫療便利度有很大的關係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核心的觀念不同
而這個核心價值也是在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之後,才讓我做了更深刻的思考

這一段時間
有好幾位有才華的插畫家或是醫生,紛紛出了對抗冠狀病毒、提倡多洗手、戴口罩的插畫
Lara剛看到的時候也是很快的分享在FB甚至微信朋友圈
希望能讓焦慮的大人們多一個安撫或是解釋給小朋友聽的好工具
甚至於我還考慮到無論是在台灣或是歐洲的國外友人
因為無法閱讀這些排山倒海的中文資訊
所以想說要找朋友幫忙翻譯成不同的語言,讓他們可以傳遞出去
在我跟朋友們講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內心以為這是對他們有幫助的
所以一定沒問題!
畢竟大敵當前,面對這場疫情理應是全民草木皆兵….
結果一位德國朋友很認真地考慮了兩天之後,回絕我的請求
但是她不是簡單的拒絕,而是很認真的跟我說明她拒絕的原因
而這個原因也是讓我覺得寫這篇文章的理由….
我理解台灣政府面對疫情的努力
我也知道對台灣人來說戴口罩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住在台灣已經兩年多) 但是我不認為要讓孩子們特別害怕這個冠狀病毒,因為大肆宣傳反而會造成他們的恐慌跟害怕
比起戴口罩,洗手是更重要的,因為這是面對所有的細菌病毒最基本的原則
聽完她一席話之後,我忽然有點反思了……
因為其實這也是我的觀念,如果最近有遇到我的人應該知道,我並不是一直戴著口罩,
除非是上課需要或是我們進出人多的地方。但是從過年開始我們就避免去人潮壅擠的場所,更沒有進出醫院。
甚至我也很想跟從國外回來的好朋友見面,即使並不是從疫區回來,
但是因為身為一個會面對許多學生的老師,也得忍下來,請朋友等14天後再約……
我還是覺得在現在的狀態下,好好的洗手比戴口罩重要。
所有的事情的決定都應該考慮到人、事、時、地、物。口罩該戴的時候確實要戴,而且也要戴好戴滿!
進出醫院、面對大量人潮、這類的場合或是本身過敏、體抗力較差。如果今天我處於已經開始有大量本土感染的地區,那更是隨時需要戴著,但是因為今天的台灣我認為是安全的(敲桌三下) 所以對我來說,
我不認為需要隨時戴著…..然而,我在面對媒體大量的危機轟炸下,即使我內心這麼覺得我也暫時忽略了我的原則,直接轉資訊再說…..畢竟這是大家現在想看的、需要的…??….(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之後再找機會好好的來寫)
結論就是,要不要戴口罩、什麼時候應該要戴口罩這當然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但是在目前的狀態下,
日常生活中也不需要過度的緊張…..但是也不能太白目啊…今天看到一個新聞,
一個要去台大醫院看病的男子因為不願意戴口罩不能進去就在門口大鬧….這就是很不合時宜了!
醫院是一個聚集各種不同病菌的地方,會進出醫院的人除了探病外,通常也代表身體的抵抗力是較弱的,
請不要害人害己啊!Lara 再一次強調,
所有的事情的決定都應該考慮到 人、事、時、地、物
無論如何,正確的洗手是基本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