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列其科夫斯基畫廊 Третьяковская Галерея
帶孩子們出遊, 行程的安排是一個很大的講究, 如果希望能順利開心成行, 媽媽需要耍一點小心機。到歐洲基本上就是看建築物跟博物館, 俄羅斯更是如此。這次我安排了一個特列其科夫斯基畫廊 (Tretikovskaya Gallery)。這是我最喜歡的畫廊/美術館了! 以前住在莫斯科的時候, 只要有朋友從台灣來, 這一站式必須參觀的~ 特列其科夫斯基畫廊內只收藏俄羅斯畫家的作品, 但即使如此, 風格也是迥然不同。行前我先跟孩子們說 “我想帶你們去媽媽最喜歡的美術館!” 也許孩子們有愛屋及烏的心理, 在出發前就先對此畫廊有好的印象。
現代的展覽都使用了很多的科技, 今年四月當我去北京出差時抓了個空檔參觀『大鐘寺』時, 便享受到科技的幫助。大鐘寺裡存放許多的大鐘, 進入每個殿堂都可以透過QR Code聽到講說, 十分的便利, 也因此讓參觀更加深入, 讓很生硬的古文物增添了許多的活潑感。這次到莫斯科的畫廊也讓我們遇到用VR技術看畫的活動, 我們選了一個有在館藏內的畫家的作品, 讓哥哥透過虛擬的畫室創作跟畫家做第一步接觸, 等到在裡面看的時候就能有更多的共鳴。雖然這是要另外付費, 但是我認為這是很值得而且有趣的方式。
看到VR科技目不轉睛 那我們就實際來體驗一下吧!
哥哥選了畫家 Ivan Shishkin 的作品體驗。此畫家畫了很多俄羅斯的大自然與動物
對孩子還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口,確實後來在參觀展品時, 孩子就會有動力想要去找一開始從VR“看過”的畫作。 而我則選了同時在另一個展廳做特展的孟克MUNCH 的體驗。實境VR實在是太真實了…
在體驗的時候我都覺得快吶喊起來了XD
最後找到看過的畫的真跡 開心合影
開始進入畫廊前(或是任何一個博物館) 我都會租導覽機。
如果有機會, 我甚至會自己先用導覽機參觀過一遍, 了解大部分的展品故事, 然後再帶孩子們來參觀, 並且用講故事的方式讓他們對作品產生興趣。當然這樣的機會並不多, 除非是住在當地或是自己的城市的博物館比較能這樣操作。在只去一次的地方, 導覽機就是很重要的工具了!怎麼說呢?一方面大人也比較不會僅僅走馬看花,
能多補充些知識並且跟孩子解說; 二方面, 我個人認為很重要的讓孩子願意更有耐心走完的關鍵就是 – 讓他們自己拿著。當機器在我們的手上時, 主導權在於家長, 孩子們只能完全地跟著家長的腳步走, 失去了自主權便很容易覺得無聊。但是當導覽機在孩子手上時, 他們會有被賦予任務的使命感, 可能是聽完了要說給家族其他人聽,
如此一來他們需要先仔細聽, 思考過後再用自己的話轉述, 這一個過程便是足以訓練大腦的多樣工作; 而且最重要的是, 因為有了主導權, 他們更願意主動去尋找感興趣的作品, 展開自主學習的開始。有了自主學習的動機, “無聊的博物館”好像也就不那麼無聊了~
去年我們去捷克的時候參觀了人骨教堂小鎮 (Kutna Hora) 那邊除了教堂還是教堂, 本來孩子有點抗拒, 後來在第一間教堂我租了導覽機, 並且用“學生般”的態度“拜託”兒子聽完後解釋給我聽, 果不其然!被賦予任務的兒子瞬間變成“老師”, 每聽完一個地方都會很仔細地跟我與妹妹說明。這一間教堂的歷史與文化內容, 相信已經不需要我重複, 他都記在心裡了。如果有機會的話, 能有真人介紹導覽又更好了!只是這樣的導覽人員通常都是以大人團體為主, 說的內容跟語詞對小孩來說比較深硬, 容易讓他們失去興趣就很快跑掉了…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能有私人針對自己同遊的解說, 不過這樣的情形就需要事前特別安排了。
我的一個教藝術的好朋友帶孩子看畫時會給孩子一個放大鏡或是看戲用的望遠鏡, 因為有時候作品過大或是人潮過多時, 會看不清楚。就跟上課一樣, 人一但看不清楚或是聽不清楚, 基本上也就會失去了專注力。
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方法!不過望遠鏡這樣的工具不一定身上會有, 也沒關係!選大一點的畫吧!
就讓孩子(跟大人)看著清楚點!例如這幅巨型圖畫, 我會在遠遠的地方就先大聲讚嘆“哇~怎麼有那麼大的畫啊~不知道是畫什麼耶?你看得出來嗎?” 先用言語勾引出好奇心,
接著我們就一起似懂非懂的分析起這幅畫了。
整個過程在於引導,
而非講究畫風技巧。學齡前或是低年級的孩子, 我就會用比較簡單的問題, 例如:
上面有幾個人?臉的顏色?
他們的表情?而10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更詳細地去探討, 畫中人的身份?場景可能在哪裡?
他們在幹什麼?
正確的解答可有可無, 最重要的是引導的過程中, 孩子們已經睜開雙眼去看, 也打開大腦開始思考了。
而大部分重要的畫作都會在側邊展出畫家打的草稿, 這時侯更可以玩一個遊戲, 請孩子們找一找,
草稿跟最後的完稿的差異點?所有人都喜歡玩“找找看哪裡不同”這個遊戲,
甚至可以比比看誰找到的差異點多, 如此一來, 更添樂趣。
這一兩年台灣的教育界開始慢慢重視學生的“思辨能力”。而我自己在跟孩子的交談過程當中, 也常常提醒自己這件事情。幾年前的我在看到一幅畫時, 可能會直接跟孩子說:這是誰畫的, 畫的是什麼事件。因為我從小到大似乎很習慣接受一個單純的句子或是事實。但是這幾年來受到歐洲教育方式的影響, 比較會去注意到盡量不要給一句結束的答案句, 而是開放性的討論。例如, 我會試著先問孩子們看到的內容是什麼, 他的感受為何?如果不知道或不確定的話, 我們可以一起試著猜一猜, 然後再一起做出結論。這一個過程, 其實就是歐洲人在日常生活中教育自己小孩時就在做的思辨練習。
從觀察 -> 感受 -> 思考 -> 發問 -> 討論 -> 結論。
這一點可能不是每個地方都能適用, 不過花點心思應該還是可以找到的。以這次的畫廊為例。整個館藏的收藏十分豐富, 以我們的腳力跟體力肯定是逛不完。所以可以按照興趣(大人或小孩)來決定。一些地方多一些琢磨, 一些地方走過即可, 這樣也不會太累。這次的館藏有古典與現代, 歐洲幾乎所有的博物館或是美術館一開始都會看到滿間的肖像畫, 像我們家的對這些皇宮貴族的肖像畫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於是很直接穿越過去。然而遇到有機會引起共鳴的地方, 就可以多留一點時間。
例如右下圖有三個小孩拉著車。因為同樣都是小孩, 所以就容易產生共鳴。這幅畫是我們家哥哥主動站在前面, 看了很久。我發現後便走到旁邊問他說:“你覺得這些小孩的心情如何”?當時他回答我, 我覺得他們好像很累…於是我就順勢往下問:“那你覺得他們在做什麼?跟你的年紀是不是差不多大呢”?從這樣的角度切入就可以引起討論, 雖然簡單, 但是對孩子內心會產生很多的漣漪, 也許他們不說, 但是腦中已經開始在思考了。
左上圖以及下面兩幅是俄羅斯的一個很有名的戰爭畫家(Vasily Vershchagin) ,常年跟著當時俄羅斯與波斯戰爭的軍隊, 隨行後畫出戰爭的殘酷。藉由此, 也跟孩子聊到戰爭的可怕。現代的孩子接觸到的戰爭都是從卡通電影或是玩具, 不但沒有感受到時實際的殘酷, 反倒有一種很酷的錯覺, 這是相當值得令所有家長深思的問題。
特意把這兩幅畫也放上來,在現場我也特別跟孩子們講了這兩幅畫。
讓他們知道媽媽的感受為何。每個人對畫作的喜好不同、敏感度更不同。
純真的孩子們不一定會跟大人有一樣的感受,適時的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是滿重要的!
辛苦地走完一整個畫廊/博物館後, 即使是大人也會想好好的坐下來喝個咖啡休息一下~在天氣好的情況下
不妨讓孩子吃個冰淇淋或是果汁, 算是他們認真逛博物館後的獎品
雖然我不贊成用“利誘”的方式來讓孩子們做任何事情
但是旅途中一些獎勵的小手段還是可以使使這個小心機的 😉 快樂的結束
讓孩子們對參觀產生美好的連結, 下次再說要去哪個博物館時, 腦中浮現的應該是開心的場景。
afterall, we all deserve something nice !